查看原文
其他

趵突泉丨清明时节雨纷纷

山东武警 山东武警 2023-11-06
 

文🖊  唐  代





01
公元845年清明节,皖南池州,下着小雨。

江南人或是在江南呆过的人,你懂得,江南细雨的滋味。

说池州,你或许不知道在哪。但如果说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就坐落在那里,你可能会恍然大悟地说:哦!是那里。就好比很多人都知道山东有座泰山,却不知泰安在哪里一般。


这一天,已过不惑之年的陕西西安人杜牧,心情有点不爽。

一是思亲。杜牧家里在京城长安是个大家族,爷爷杜佑做过宰相,父亲杜从郁当过谏官和秘书丞。自己在家族里排行老十三。

一早起床后,杜牧梳洗干净利索,置上香案,遥祭了祖先。外放出来做官好几年了,还没能够回家看看。说不想家,那是骗人的。那时没有飞机、高铁啊,假也不好请,想回趟家成本很高的。

二是郁闷。杜牧年少时才华就很出众,诗词歌赋俱佳,名气颇大,男女粉丝一大群。

现在都40岁出头了,虽然诗文传天下,名句满天飞,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很多很多。

可官当的却不大,现在才做池州刺史,和他的远大志向抱负差之甚远。

可能是当时皇帝换得太勤,从他记事起,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跟走马灯似的换个不停;也可能是皇帝们总感觉他好像有点不着调、不务正业。

杜牧时常仰天长叹,郁闷啊,郁闷!我哪是什么不务正业啊,我这是咏史抒怀、借景生情啊!不懂我,不懂我!

三是忧思。大唐朝中期,有一个扛把子式的皇帝,唐玄宗。千辛万苦当上了皇帝,随后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开创了唐朝的极盛时期——开元盛世。

但是随着年龄大了,骄奢之气渐盛,脑子也让浆糊给灌满了。其在位后期,一心只宠杨贵妃,荒惰朝政,奸臣李林甫、杨国忠当道,朝野并怨,直至爆发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唐朝由此盛极而衰。在他死后七、八十年里,唐朝虽然有过短暂的中兴时刻,但颓势已甚显。

时至今日,依然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作乱,内忧外患,每每念及,杜牧都唏嘘感叹不已,有时也发几句高格调的牢骚,比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什么的,但也无济于事,只得与本朝先贤陈子昂惺惺相惜,偶而隔时空对饮共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不爽归不爽,人还得活,日子还得过。

清明节,全民放假,自己也不用上班。吃完早饭,带上书童,拿着雨伞,出去转转,散散心。


02
池州城不大,因为它被设为州治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置池州,后来又历经多次撤并改,直到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才算是基本稳定下来。

杜牧有时抱怨上面,先前当刺史的那个黄州太穷了,辛辛苦苦干了三年,好不容易步入了正轨,黄州人民有了稍微幸福一点的生活,又把自己给弄到了池州。这池州风光是不错,但也太小了吧,没这么锻炼人的!

抱怨归抱怨,活还得好好干、官还得好好做。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有时也乐得其所。因为池州城虽然不大,但南邻黄山,西望庐山,名气可不小。名气大的缘由是池州也有一座名山——九华山。

九华山不算高,主峰十王峰海拔才1342米,但面积不小,南北绵延一百余公里,有九十九峰。

九华山一开始是上古学仙修道圣地之一,位列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三十九位,东晋末至中唐时期最胜。但到了唐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九华山被佛教信众尊崇为地藏菩萨应化道场,佛教便日渐兴盛起来,信众云集,寺庙林立,香火不绝。道教反而退居其次了。但那个时期,儒道释倒是相处的十分和谐。


古时候的文人骚客喜欢游历,大抵是受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影响,一来是要触景生情,激发激发文思灵感;二来是要求索求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三是要释怀忧忿,不如意,不得志,总得找个地方喊两嗓子吧。

像九华山这样的好地方,文人骚客们当然会趋之若鹜,关键的是他们不光来,还写东西帮着宣传,所以名气就渐渐大了。最有名的就是李白,在这写了十七首诗,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的佳句。引得后来人争先恐后地来此赋诗传唱,大名头的就有白居易、苏轼、王安石、文天祥、陆游、李清照、朱熹,等等,以至于现在的池州市,提出了要打造“一城山水满城诗”的城市意境。


03
杜牧和书童出得门来,也没用公车,一路步行向西,想去九华门附近转转。

雨,一直在下,虽然不大,但也是伞下隔雨相望冷。

路上的人很多,大都行色匆匆、容颜戚戚。看他们的着装携带,有去九华山上烧香的,有拖家带口到城外上坟的,也有出来纯属看景的。

出了西门不久,江南的春景一下子铺陈开来,远山近水,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细雨霏霏,轻雾蒙蒙。杜牧心情大好,遂给书童说,不去九华门了,问问前面那个放牛的小孩,附近有没有酒家,咱喝酒去。

牧童指着不远处隐于一片花海中的村落说,那里有。

酒过三巡,渐生暖意。杜牧回想今天上午的所见所闻,一时才情涌动、诗兴大发。吩咐一旁的书童,拿笔铺纸。

围将过来的酒客,随着杜牧的笔意吟了起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千古绝句,跃然纸上。


04
让我们跨越时光1175年,2020年的清明节,你在哪里?是否穿行在晴朗或是阴雨的某个城市乡村?明媚阳光,拂面丝雨,撩起了你怎样的思绪?有没有想起《清明》这首诗?

2020年的清明节,注定和往年的清明不同。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战疫洗礼之后,在这样一个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时节,无论是城市大道,还是乡村阡陌,行走着千千万万的断魂人和断肠人,他们在苦苦寻找心中的“杏花村”。

《历法》云:“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外面的世界渐清渐明了,我们的内心呢?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世上的五光十色、灯红酒绿,曾让我们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如今的我们,前所未有地能够听到来自世界各个角落、不同群体的声音,似乎慢慢已经习惯在纷繁、喧嚣、嘈杂的声音里随波逐流。

当不再为温饱忧愁时,我们便挖空心思企图尝尽世间酸甜苦辣,沉迷于各色饕餮盛宴。

社会上紧了发条,我们也随之上紧了发条,为了谋生,不顾一切地在奋力奔跑。

原先不可企及的诱惑,现在就近在咫尺,内心始终汹涌着那难以抗拒的冲动。

而这一切,突然在2020年的春节期间定格了,或是如同电影中的慢动作一般。世界安静了下来,人们惊恐地看着四周,手足无措。原先只是在电影里看到的空城、寂城、单色调的城,很现实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恐慌、害怕、不安、祈祷......


看过了世间的繁华,经历了人生百态世间的冷暖,我们有多少正在醒来。

这时候,我们好像听见内心有一个清晰而坚定的声音: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好!

这时候,我们好像感到手机里亲友相互间的问候:你没事吧,保重!这是世上最贴心的话语。

这时候,我们好像只需要一点点的温暖,就能让我们热泪盈眶,或是泪流满面。

这时候,我们好像发觉野生动物那么可爱,为什么要刀叉相向呢?相煎何太急!

这时候,我们好像特别讨厌那些喝奶骂娘、吃饭砸锅的噪音、杂音。

这时候,我们好像领悟,为了生活确需奔跑,但在奔跑过程中,有时也该停下来歇一歇,抬头看一看,有没有跑错了方向;低头想一想,自己的初心在哪里。

这时候,我们好像意识到面对那么多的诱惑,到头来,不过是一张床、一身衣、一日三餐。

脑清,就会宁静,就不会被欲望缠住身。

眼清,就会目明,就不会被浮华迷望眼。

耳清,就会根净,就不会被喧嚣扰乱心。


心中的“杏花村”,其实,就在离你不远的地方。


END


泉涌,上奋,声雷!“趵突泉”专栏即将上线,期待您的不吝赐稿!

●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第六期第七期,第八期第九期第十期第十一期第十二期第十三期第十四期第十五期第十六期


(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总监制:周显喆

监 制:李庆领  王宜海


主 编:杨一鸣

编 辑:石   江 

校 对:杨   洋  刘   昊

投稿邮箱:sdwj_new@163.com

小编微信:love1396722561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